“双碳”愿景下的智慧城市将如何生长?俏模牌轻靓减肥胶囊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7-29 01:37

“双碳”愿景下的智慧城市将如何生长?

2021年07月23日08:21 | 来源:中国网

小字号

“双碳”愿景下的智慧城市将如何生长?

7月16日,俏模牌轻靓减肥胶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随后开始第一批交易;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有关部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

不难看出,近期各地落实“双碳”战略目标(中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部署的步伐逐渐加快。在“双碳”和“数字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化”与“数字化”、“智能化”的协同成为了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旋律。

城市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建设则成为“双碳”战略全面展开的强有力抓手。智慧城市在带来城市治理高效、居民生活便捷的同时,也通过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在实现各种生活场景的节能减排。

实现“双碳”的场景涵盖核查、减排等主要场景。核查包括物联监测环境、统计分析体系、数据可视平台等基础层应用;减排包括可再生能源推广、智慧控排系统、低碳减排等应用场景。

那么,3366厨房连连看智慧城市建设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双碳”战略?作为智慧城市的赋能者和参与者,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认为,依托“城市数字大脑”,将“双碳”作为一个关键模块纳入城市操作系统,帮助各地政府打造碳中和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全域数据,以GIS+CIM(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信息模型)对城市的能源进行管理和规划,推动城市双碳建设,为城市创造一个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打造城市级双碳智慧场景

对于智慧城市助力“双碳”实现而言,神秘少林寺之玉龙杖传说监测是基础,数据是要素,分析是支撑,场景是关键,这就需要物理层的感知、网络层的传输、数据层的分析、应用层的数字化转型来支撑。从国内外“双碳”建设进程来看,核心基础是建设基于监测数据、精细化、专业化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精准地采集排放数据,实现排放数据的多元化、可视化,从而指导政策制定、场景打造等。

在碳核查方面,孤岛惊魂三角洲秘籍将依托“城市数字大脑”,助力政府打造碳排放综合监测平台,汇聚重点企业、楼宇、园区的监测数据、污染数据、交通数据等多方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区域排放的“多点可视”;在“一网统管”机制中,最大化地归集数据,实现碳排放运行监测、碳达峰的有据可循、碳汇的合理规划,从而提升分析精准化、调度专业化的政府智能决策水平。

打造智慧碳减排供应链平台

随着智慧门禁、智慧停车等应用的普及,智慧楼宇已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部件”之一。新华三认为,应建立楼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终极螃蟹大战从楼宇绿色认证、楼宇能耗指标、绿色节能服务配套、楼宇智能化等维度构建智慧楼宇碳排放监测系统,依托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加楼宇在空调、配电、排水、照明、电梯等能耗方面的灵活性、自主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在碳减排方面,城市可按照“政府引建、龙头领建、生态共建、金融助建”的思路,打造智慧碳减排供应链平台。科技企业可为供应链平台提供技术、平台、监测等技术供给,依托智库、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在可再生能源推广、低碳交通场景、低碳产业园转型、碳市场建设、碳积分奖励机制、产品碳足迹溯源、社区低碳场景等领域提出方向,再由龙头、生态、金融三方共同参与,形成精细化、可操作、能落地的应用场景,打造“百花齐放”的创新创业新格局。

以数字化技术建设“零碳”产业园

“双碳”战略将吸引绿色产业集聚成圈,因此以绿色产业为引领,打造特色“零碳”产业园将则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欧洲首个零碳园区——德国欧瑞府零碳科技园自2014年建成以来,已实现80%-95%的能源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为全世界的零碳园区建设树立了标杆。

在“零碳”产业园方面,可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清洁能源园区建设。园区通过在碳排放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或通过核证自愿减排系统购买碳积分,抵消部分非清洁能源电力消耗;此外,应提倡节能建筑。探索被动房、发电玻璃等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打造一批低能耗、高效率的办公楼宇;构建“光伏+充电桩”新能源充电应用场景、“光伏+储能电站”能源储存系统、“园区无人驾驶+共享单车”新出行场景;构建园区能耗监测平台,实现园区单栋楼宇、单个楼层、单个房间能耗的独立智能控制,最大化地提高减排效率。

构建区域双碳监测数字化体系

无论是碳迹追踪,还是节能减排,抑或负碳资产的培育,都需要智慧城市提供基础设施。全国各地应制定“双碳”的近期、远期规划。

结合国家“双碳”的顶层设计思路,充分借鉴先进地区、行业的成功经验,制定碳监测标准体系;落地“双碳”应用场景,推进碳排放智能监测系统、零碳产业园区、负碳新型研发机构等相关重点项目,实施一批“减排+”、“负排+”示范应用项目,从而全面提升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推动政府、产业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双碳”实现,需要人、产、城三者相生共融,从而建设经济社会运行的新型生态系统。而践行“双碳”,也有助于实现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绿色产业,从而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城市将智慧城市实现碳中和写进规划,通过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实时关注碳足迹,从而让实现“低碳城市”和“零碳城市”成为可能。

(责编:赵竹青、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如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八部门联合发文明确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人社部官网消息,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应急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总工会共同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企业要依法合规用工,积极履行用工责任,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承担相应责任。… 专家热议:疫情深刻影响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  7月22日,“拓展新移动应用,构建新发展格局”高峰论坛暨2021移动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在人民网一号演播厅召开。与会嘉宾围绕“疫情给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变与不变”主题展开讨论。…

相关新闻

加快打造高原智慧管理示范城市

蚌埠智慧教育入选“长三角人工智能十大示范场景”

10城市入选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

工业和信息化类的智慧园区什么样?“成都版”来了

北京将培育智慧城市产业体系

重磅前沿成果发布 开启建筑全生命期智慧服务新模式

廊坊将打造新型城市智能体

陕煤集团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能源小镇建成

加快构建城市更新工作体系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