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坚守 让流动的温情“不打烊”175sf.com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3-03 07:41

元宵佳节,175sf.com回望春节假期,“就地过年”已成为牛年春节的标签。超过1亿“原年人”与父母亲人山水相隔响应号召选择就地过年,全社会达成的默契共识是对当前疫情防控需要的支持,也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团圆。

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人员流动少了,而带着“年味”的包裹流动多了,流动的温情“不打烊”,阖家团聚的温情以另一种方式在神州大地涌现。

这个假期,本网记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平凡人在京就地过年的坚守图景,从他们身上探寻新的一年生机和活力所在。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去给我爸补办一个生日”

今年过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快递,给不能相见的远方亲人备上年货、送去祝福。而王兰伟就成为了传递这些幸福的搬运工,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在王兰伟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他当天已经完成了28单,收入七百余元。这些单中,有粮油、有糕点、有鲜花,www.zzrsks.com.cn还有顾客在备注里写下的一段段、需要他转达的话。“这份工作让我感觉很快乐。”在工作的同时能够帮助到别人,让王兰伟有了另一份“收获”。

穿梭于在大街小巷,奔波于小区大厦,王兰伟也时常想念起自己的父母。今年的大年初四,是王兰伟父亲66岁生日,他原本计划回家过年,顺便给父亲做寿。然而年初疫情防控形势又趋紧张,他思来想去,还是选择留守北京。

老父亲得知后,给他打来电话:“既然国家需要,你就踏踏实实地留下,别来回给别人添乱。我们都挺硬朗,你放心把自己的小家照顾好,咱们的大家,来日方长。”

当天夜里下班,他特意去小吃店里买了一份饺子。在他看来,饺子有着特殊的含义,代表着团圆。虽然北京距离茌平只有四个多小时车程,多米诺骨牌接龙但忙于工作的他,已经很久没吃过母亲亲手包的饺子。

王兰伟说:“在外过年,最想念的就是我妈包的饺子了。希望疫情赶快过去啊,春暖花开的时候,回去给我爸补办一个生日。”

“留京过年的市民多了,地铁进入‘春运模式’”

“我好几年没看春晚直播了,都是第二天看看重播。”自从2010年成为京港地铁4-大兴线列车司机以来,刘阳有5年除夕夜是在工作中度过的。

“以前在老家特别喜欢看舞龙舞狮,九条大龙排成龙阵,特别壮观!”回忆起在湖北孝感过年时的热闹场面,刘阳乐得合不拢嘴。

去年,刘阳就计划着回家过年,让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见见爷爷奶奶。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成为疫情防控重镇,刘阳一家未能成行。

“去年这会儿,我特别担心在老家的父母,每天都给他们打电话。”刘阳轻轻地摇摇头,说道:“父母就跟我们一样,范海辛的性感历险记报喜不报忧,一直都说他们很好,叫我放心。”

“这哪能放得下心呢。”一年来,刘阳始终牵挂着在家乡的两位老人。眼看着疫情趋势好转,刘阳盼望着今年过年能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家看看父母。

除夕夜,京港地铁4-大兴线客车司机刘阳在驾驶室内。人民网 张若涵 摄

可当听到就地过年的号召时,刘阳还是选择了留在岗位上。“北京更需要我和我的同事。”刘阳说。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因疫情防控需要,倡导市民在京过年,北京的地铁进入“春运模式”。数据显示,2月11日至17日,京港地铁所辖各线客运总量约达336.7万人次,与往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增幅。这也意味着刘阳的压力也比往年更大了。

“在北京,轨道交通是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今年春节,有更多市民留京过年,地铁的保障一定要做好。”除夕夜,刘阳依旧站立在驾驶舱内,目送每一位乘客回家。

 

 

本网原创微纪录片:《三位“地铁人”的除夕夜》

“旅客朝着家的方向奔走,十八仙黄药膏我们来保驾护航”

因为“就地过年”,除夕夜的北京站没有往日的繁忙,但是这里值守的民警丝毫没有放松。

“站前广场突发警情,执勤民警请赶往支援……”一阵刺耳的警铃随之响起,北京铁路公安局北京公安处北京站派出所的指挥室内立刻紧张起来。赵嘉伟双眼紧盯大屏幕,快速地从监控画面中锁定“嫌疑人”,调度警力前往处置……

忙碌了好一阵,赵嘉伟才走出指挥室,深呼吸一口后说道,“别紧张,刚才是反恐演练,在我们这儿是常态。”

春节期间,赵嘉伟在北京站广场执勤。 人民网 王欲然 摄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疲惫的赵嘉伟才想起来,母亲从老家承德寄来的年货已经到了。他急忙起身,兴冲冲地扛回一大箱包裹。“排骨、熟食、包子……这都是我爱吃的。”赵嘉伟望着满满的年货和母亲在包装上留下的字迹,脸上全是幸福的模样。

出生于军警家庭的赵嘉伟,对阖家团圆没有太多深刻印象。“每到过年时,身为铁警的父亲都是在列车上执勤,几乎没有陪伴过我和妈妈。”

今年,受疫情影响,父亲执勤所在的列车被暂停。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赵终于有机会能在家过年,而赵嘉伟却选择了坚守岗位。

“人民群众过年,总得有人为他们保驾护航嘛!我们能理解。”赵嘉伟抽空给父母打了通视频电话,本想隔着屏幕感受下“云团聚”的温暖,可没想到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唠叨起工作。

“我们家就是这样,一家三口在一起了,反而没话说,能聊的只有工作。”赵嘉伟嘴上埋怨着,心里却是另一番感受。

父亲两鬓多了的白发,母亲脸上多了的皱纹,这一切赵嘉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父母真的老了。看着他俩的变化,心里很难过,希望能早点回去陪陪他们。”

“咚咚咚……”北京站钟塔响起了熟悉的“东方红”。夜幕下的北京站前广场上,稀疏的旅客携带着各式年货,朝着家的方向奔走。赵嘉伟换上巡逻装备,护送他们平安离去。“选择就地过年的人很多,坚守岗位的人也很多,大家都很辛苦。但这种付出都是为了更好的明天,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

 “7.4公里长轨道,每个回响都是对平安的守护”

农历正月初一,时钟刚刚走过零点。“95后”轨道维修技术员张艳涛和同事们穿好防护服,背上工具包走入地铁轨道,开始作业。

“嗒嗒嗒”“叮叮叮”……张艳涛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用锤头敲击轨道,7.4公里长的轨道沿线回响着清澈的声音。

负重15公斤设备,步行20000步,张艳涛逐一对97个接头、582个接头螺栓、上万个扣件和区间内的专业设备进行检查……丝毫偏差都会给地铁的平安运行带来风险。

冰冷的深夜,漆黑的轨道。张艳涛和同事完成工作任务后,已近凌晨4点。“这一趟下来,差不多要花4个小时。”满头大汗的张艳涛喘着粗气说道。而今晚,一如此前的每一个夜晚。

2021年2月11日凌晨1点,京港地铁4-大兴线轨道维修技术员张艳涛在测量轨道间距。人民网 张若涵 摄

按照张艳涛的计划,此刻他本应该在山西。“今年本来打算带着爸妈去女朋友的老家,一起商量结婚的事情。”

但面对疫情防控需要,张艳涛主动请缨,留京值守。“不能陪女朋友回去过年,我还是挺内疚的。” 张艳涛告诉记者,自己还是希望先把工作做好。

张艳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朋友,女朋友也非常支持。“她也留下来陪我了。希望今年疫情过后,能再抽出时间回去,把婚事定下来。”说到这儿,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有点儿害羞。

尽管每天昼伏夜出,跟冷冰冰的器械打交道,张艳涛从未觉得枯燥,“设备检修工作都是技术活儿,关乎第二天的运行安全。作为轨道一线人员,能够保障乘客们安安全全回家,心里边挺美的。”

“2500本图书跨越1800公里,送去书香祝福”

今年春节是北京东花市街道保安谭金华在京度过的第六个春节。

由于负责片区的消防安全,每年过年反倒是他最忙碌的日子。由于工作和疫情防控的双重影响,他今年依旧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四川成都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是他最大的牵挂。

“一年也就回去2次,每次不到10天,别提多惦记了。”谭金华对记者说。

虽然没能回家团聚,但却有2500本图书搭载着父亲的思念从北京“飞往”1800公里以外的成都,为家乡的孩子们带去一个书香弥漫的别样春节——

一年前,谭金华的女儿来北京探望父亲,看到社区图书角很兴奋。“什么时候也能拥有一个图书角?”成了女儿的期盼。

去年9月,东花市街道举办“Yue”邻大会活动,在辖区范围内征集各种微心愿,谭金华的心愿是“为老家的孩子们创办一个图书角”。为了帮孩子们圆梦,街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驻街企业的员工们纷纷参与,300余人共捐赠了2500本爱心图书寄往成都。

“当街道人员告诉我心愿实现的时候,我可激动了!”谭金华回忆起来喜悦溢于言表,“这2500本书可以给更多的小朋友打开一扇窗户,圆了多读书的梦想。有书的陪伴,孩子们也不会寂寞了。”

“我想感谢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给我们寄来的爱心图书。”收到书后,谭金华的女儿谭玉婷为东花市街道居民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我们平时除了课本外,很少能接触到其他读物,突然看到这么多书籍,非常开心,我们会好好珍惜的。”

“家里人开心,在外就地过年的人们也放心。”在街道团工委负责人何迪看来,邮寄图书不仅传递爱心,更是传递“安心”,“老家的孩子们安好,在京过年的人们才能踏实留京。亲人暂时不能团聚,希望这份年礼能给更多的孩子以知识的力量,伴随着他们健康成长。”何迪这样说。

涵养书香,更让灵魂成长。这年味,添了许多墨香。

(责编:扶婧颖、申亚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