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梳理投行板块 全资子公司民族证券减资37亿|民族证券_财经_libido独占欲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07 15:00

5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期限将至,libido独占欲民族证券于近日获准减少注册资本至8亿元,其母公司方正证券争分夺秒加速业务整合落地。

借助民族证券业务整合契机,方正证券加快梳理投行板块。方正证券相关人士回应记者称,民族证券将发挥协同优势,以综合服务、差异化、产业金融深度融合为特色,打造现代、领先、大型的投资银行。未来机构与投行业务板块,将以债券业务为突破口,重点强化以投资银行业务为核心带动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的发展。

民族证券减资37亿

7月29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民族证券于7月26日收到北京证监局批复,枯木巨魔的牢笼核准其注册资本由44.87亿元变更为8亿元。

公告显示,方正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对全资子公司民族证券的净资产减资及业务整合方案,同意民族证券作为方正证券的承销保荐子公司,仅保留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其他各项业务全部转移至方正证券;方正证券以转移资产与负债的方式减少民族证券净资产,对应减少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民族证券注册资本由44.87亿元减少至8亿元。

一般来说,证券公司注册资本变更,需要报送地方证监局由其核准,无论是否核准,今日一别两茫茫一般在3个月内会出具结果。

方正证券表示,将切实履行承诺,确保民族证券变更注册资本后不发生经营风险,业务活动正常进行。公司将督促民族证券按照上述批复的要求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换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及修改公司章程等相关事宜。

早在2014年8月1日,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100%股权获证监会核准批复。对于两家券商的整合,时任方正证券董事长雷杰公开表示,民族证券将定位于专业投行子公司。

除民族证券外,方正证券还控股瑞信方正证券。根据证监会要求,方正证券必须在控股民族证券5年内,解决方正证券与瑞信方正、民族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

投行架构渐清晰

多年来,泡泡战士步枪技巧方正证券虽全资控股民族证券,但两者之间并未有实质性业务整合。2018年10月底,方正证券正式确立对于民族证券的整合方案并公告后,才正式进入业务合并阶段。

今年4月23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定于2019年5月24日清算完成后,实施经纪业务及客户整体迁移合并,将民族证券的经纪业务及该业务相关客户整体迁移合并入方正证券,方正证券的新三板推荐业务转移至民族证券。

由于方正证券放弃增资权,对瑞信方正的持股比例由66.7%降低至49%,格斗纹章修改器瑞信方正不再纳入方正证券合并报表范围。至此,方正证券旗下的投行业务架构几乎梳理完毕。

经历业务整合后的民族证券,未来在集团架构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方正证券相关负责人周跃(化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族证券未来将依托公司平台资源,发挥协同优势,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以综合服务、差异化、产业金融深度融合为特色,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现代、领先、大型的投资银行。

周跃进一步告诉记者,未来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市场上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全面提升投行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二,通过平台战略的落地实施,在合规前提下强化内部的协同效率,充分发挥母公司方正证券在区域网络、行业研究、产业金融、股权投资等综合金融服务上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第三,抓住科创板和注册制下的历史机遇,实现投资银行IPO业务的快速发展,成为广受客户信赖的优秀投资银行。

积极布局科创板

“对于方正证券来说,科创板是一次巨大的历史机遇。”周跃对记者表示。

2018年,方正证券借鉴国际投行的先进经验,确定了平台战略,建立了机构与投行业务条线,在合规前提下,充分发挥分支机构的承揽能力,做强做精投资银行专业能力,强化高效协同。

借助民族证券业务整合契机,在科创板方面,方正证券将如何展开布局,更好地参与科创板?

周跃向记者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外部引进与内部整合,方正证券投行条线已经发展成为有300多人的专业团队,其中保荐代表50人,覆盖投资银行全部业务种类。同时,通过提前布局,充分发挥研究所、产业金融部行业研究的品牌优势和估值定价能力,为未来发行定价和二级市场的市值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充分发挥另类投资子公司方正证券投资对企业的专业判断能力,在前端遴选项目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同时充分挖掘分支机构潜力,真正发挥300多家分支机构的地缘优势和承揽能力。

伴随同业竞争问题的解决,方正证券的投行业务条线亦迎来重塑契机。

周跃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未来机构与投行业务板块将通过做实分公司战略,以点带面辐射全国重点区域。扎根本地,深耕细作,以债券业务为突破口,提升各类机构业务承揽能力。业务品种上,重点强化以投资银行业务为核心带动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的发展,深化牌照部门与分支机构的协同,完善管理架构和各项协同机制,打造全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国际金融报记者 王媛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