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哨位拓宽成联系群众的窗口──武警天津总队执勤二支队执勤四中复仇女神战术折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9-16 09:12

内容提要:武警天津总队执勤二支队执勤四中队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部队,复仇女神战术折刀早在1979年,四中队就率先制定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十二条”,为全军树起了一面旗帜,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天津北方网讯:武警天津总队执勤二支队执勤四中队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部队,早在1979年,四中队就率先制定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十二条”,为全军树起了一面旗帜,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多年来,四中队坚持“展津门文明第一哨风采,做精神文明先锋中队传人”的队魂,妖精阿瓦隆传奇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奋勇追逐强军兴军,续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赞歌。

  在铸魂育人中夯实信仰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中队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建队育人,筑牢官兵听党指挥、献身强军事业的思想政治根基。”武警天津总队执勤二支队政委吕雪峰向记者介绍,一直以来,执勤四中队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建队育人。

  “理论学习是我们的一门重要功课。”一位战士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学习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们坚持把学习习大大大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治生活主题、思想教育主课,鬼眼狂刀游戏与时俱进修订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十二条”,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与此同时,执勤四中队与天津市劳模协会、天津文化中心、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长年开展共建组织活动,还定期邀请退伍转业官兵返营作报告,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

  自1983年以来,中队连续27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先后被武警部队授予“精神文明先锋中队”,被市委、市政府联合授予“津门文明第一哨”荣誉称号,先后3次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青年文明号”,韩美味加盟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13次、三等功23次。

  在履行使命中砥砺品质

  走进中队荣誉室,墙壁上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讲述着官兵们履行使命、忠于职守的动人事迹。“在四中队,每逢新兵补入,都把第一堂课安排到荣誉室,从一开始就打牢忠诚之魂。”执勤四中队指导员张博言说。

  中队从1978年开始担负市委、市政府警卫任务,官兵们在站好岗的同时,把哨位拓宽成联系群众的窗口。大队教导员刘磊常说,“哨兵既是党政机关的警卫员,又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万圣夜人偶事件簿4执勤中为百姓解忧,就是用行动为岗位加分。”

  每天都会有来市委、市政府办事的人员,他们来到机关,第一眼看到的是哨兵,接触的第一人也是哨兵。哨兵作为“形象大使”,言谈举止具有公仆姿态,不让群众的心在这里“凉半截”。一年夏天,一位下班回家的老大娘走到市政府门口时突遇大雨,也没有打伞,而且当时的雨比较大,万一摔倒了怎么办?哨兵王建坤见状,及时报告中队,中队干部把大娘接到队里,为老人安排吃完饭后,又把她送回家。

  在赤诚为民中彰显本色

  守一方热土,暖一片人心。自1966年组建以来,中队“学雷锋精神、走雷锋道路、做雷锋传人”传统从未改变,忠诚奉献、文明守纪成为官兵不变的特质。

  家住和平区的彭义祥,退休前是一名劳模理发师,退休后,因老伴儿“走得早”,唯一的女儿又在外地,成了“空巢”老人,生活无助。经区劳模协会牵线,四中队战士王康奎和万智鹤到彭老家里认亲,双方从此便以“爷孙”相称。节休日,小王和小万就到彭爷爷家,打扫房间、拆洗被褥、烧水做饭,两人边忙边和老人聊天。彭爷爷和战士们叙叙自己经历,听听“孙子”们讲述军营见闻,别提多开心了,一个空寂的家有了欢声笑语。

  “一副热心肠,一身正能量,一群行动派。”这是四中队官兵给市民群众留下的印象。外地白血病患者刘芳来津求医,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病情恶化,急待输血。病人所需的AB型血库存紧缺,治疗一度陷入困境,举目无亲的她不得不到处求助。一个生命牵动着四中队官兵的心,血型匹配的6名官兵伸出胳膊,3000多毫升鲜血输入刘芳身体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家住北辰区的女孩刘嘉莉,因母亲下岗、父亲遭遇车祸,家里生活窘迫,无奈走到辍学边缘。官兵知情后发起爱心捐助,连续11年送来学费,刘嘉莉如今已经大学毕业,有了美好的生活。这些救危济困之举,四中队官兵仅近5年就做了200多件,用实际行动擦亮为民本色。(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文章评论